8月份的天气仍炎热多雨,生产上应尽量避免前期高温高湿危害;多雨天气菜田及时排水并适当中耕,防止高温高湿造成茎基腐病死苗,同时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,争取优质高产。
1、黄淮流域秋季大棚番茄、辣椒,定植后重点做好降温、防雨、防白粉虱和蚜虫。秋大棚番茄、辣椒定植后的生长前期,温度高、光照强,加上白粉虱虫害严重,幼苗期极易诱发病毒病而造成大幅度减产,尤其要重点预防番茄TY病毒病。建议在定植前后用“病毒病套餐”、“根腐病套餐”等药剂提前预防病毒病和茎基腐病,同时防治好烟粉虱传毒。
越冬温室栽培的辣椒,7月底-8月下旬在大棚内育苗,仍需采用“穴盘护根、遮阴防雨、防病虫”全保护措施,苗龄40天左右。选耐低温弱光、易坐果、抗病丰产的“金富175”、“豫艺大麻花”、“新金富808”等品种。
2、华北、华中地区越冬温室栽培的番茄、辣椒、茄子最佳育苗期在8月中旬。近年来“豫艺优五”、“豫艺优七”、“酸甜果10号”等高产优质水果番茄,在市场上非常受菜商和消费者欢迎,也让种植者真正获得了更好的收益。番茄种植基地区,仍可选用“新粉巴顿”、“金粉丰满128”等抗TY、抗根结线虫品种,结果能力强,精品果率高;辣椒品种有“金富175”、“豫艺大麻花”、“新金富808”、“墨秀新时代”等;茄子可选“黑优绿把茄2号”等。此期仍要严防病虫害,培育壮苗,特别要防治烟粉虱和抗TY病毒病。
3、秋露地花菜、甘蓝和西兰花8月上中旬开始定植。秋露地前期多雨,建议起垄定植,定植前2天内每亩用玛莉乐或72%异丙甲草胺300倍液全田喷雾封闭除草。定植后如遇晴天高温需浇透水、降地温、促缓苗,直至幼苗成活;如遇连续降雨天气,要及时排水,防止高温高湿造成死苗。植株生长前期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,并结合叶面喷洒芸苔素内酯1500倍液+尿素300倍液,促进植株快速生长,争取高产。
4、秋季白菜、萝卜种植正当时。河南省8月上旬仍可播种“夏绿55”和“豫艺早五号”早秋耐热白菜。8月中下旬是冬储大白菜、萝卜的最佳播期。“农大柔红白菜”、“龙芽皇”属于优质白菜,内叶橘红,富含类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,营养价值高,可优质优价销售。“豫艺冬白菜”、“冬福三号”、“冬福78”都是非常优秀高产白菜品种,豫南、湖北、江苏南部、浙江等地,在较温暖年份甚至可延迟到第二年3月份上市,售价更高。
秋季白萝卜最适合播期在8月中旬,“豫甜火龙果”、“豫星翡翠”是优质特色水果萝卜,生吃脆甜,糖度在6-7度。“冬福绿宝”、“豫艺改良791”根形一致性好,绿皮绿肉,卖相好、口感好。
5、本月上旬直播秋季糯玉米,或秋大棚黄瓜。秋季糯玉米在8月10日前直播,推荐“华之秀早白糯58”、“豫甜早糯一号”、“津鲜糯386”等品种,出苗后加强水肥管理,赶在霜降前采收鲜穗,行情好,亩效益4000元左右。秋大棚黄瓜品种推荐“黑优301”、“黑优308”、“黑优901”等,幼苗期仍需用乙烯利或增瓜灵处理。
6、撒播早秋耐热菠菜、香菜、青梗菜等速生绿叶菜。
近年来,城市近郊菜农采用“大棚(或拱棚)+遮阳网”的方式,撒播速生绿叶菜的模式发展很快。连续多年秋季,河南多地种植的“豫艺M17”、“黑优M 55”、“墨玉抗热王”等早秋耐热菠菜,播种后40天左右即可上市,每斤3-4元,效益很好。“香芸香菜”是意大利进口种子,耐热和耐寒性均强,适宜条件下四季均可种植。“孔雀菜”、“香叶饺子菜”、“全福生菜”、“亮绿青梗菜”也都是适合此期种植的速生叶菜类。“香叶饺子菜”是香叶芥菜新品种,有特殊的清香味,味道鲜美,品质好,适合清炒、做包子和饺子馅,也是火锅店良好的食材,还适合加工成梅干菜,也是干菜的好原料。
7、露地芹菜在立秋前后采用“湿栽法”定植。芹菜在秋季凉爽的天气条件下生长良好,需小水勤浇、以水带肥,促使植株快速生长。大棚芹菜,可延迟到9月份定植,元旦或春节前后收获。
8、种植秋露地西葫芦。这是一茬投资少、种植简单、时间短、效益较好的种植模式,一般8月中旬采用“全保护”措施育苗,苗龄15天左右,也可露地直播。选择抗病毒病品种是秋露地西葫芦种植成功的关键。“珍玉17”、“珍玉35GK”、“珍玉369”、“珍玉728”抗病毒病能力强且瓜条、瓜色漂亮,商品性好。幼苗期仍要重点防治白粉虱和病毒病,出苗后35天左右始收,一直持续采收到霜冻即拉秧。西葫芦进入坐果期,可用“西葫芦免点花”800倍液全田喷洒,坐果效果很好。秋大棚西葫芦在9月初种植,可选瓜色更油绿漂亮的“珍玉168”、“珍玉728”等,12月上中旬重霜后拉秧。
9、重点防治烟粉虱、白粉虱传播病毒。现根据近年来指导农户防治烟粉虱、白粉虱的效果和先进经验,总结了防治白粉虱、烟粉虱常用药剂有:惠光武士、福力发、台农赞、温芽、马达、亩旺特、70%噻虫嗪、20%啶虫脒等对成虫杀灭效果好,建议配合杀卵剂:金掌门(10%吡丙醚)+维展精特效助剂,防治效果明显,可从根本上控制害虫数量且持效期长。因粉虱极易产生抗药性,防治药剂须交替使用,避免产生抗药性。